吉林毓文中学校长 姜国富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从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30条具体意见。同时也从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三方面提出了若干提升校内服务质量的举措。
“双减”政策本质上是要去改变故有的应试模式,根据不同孩子去因材施教,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需要一线学校继续做好“减负增效”工作,加强学科教研,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优化作业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中有所发展,有所收获。
一、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是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学校积极引导教师遵循教育规律的科学性,实现高效教学。同时充分发挥学科备课组的功能,统一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控制教学难度,降低教学容量。把握课堂环节,打造高效课堂,高效教学是实现“减负提质”的核心。细化课堂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单位时间教学效益。通过“每月一课”“青蓝杯”、学科培训和学科考试等教学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做好入学准备,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科学安排考试,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不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等行为,不断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和能力。
二、提高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学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根据高中教学实际,高一和高二课后服务从周一到周五晚上8点半,高三课后服务到晚上9点30分。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阅读及社团活动。
三、全面加强作业管理
保证作业质量和效果课后作业是“减负提质”的敏感区,科学安排课后作业是实现“减负提质”的关节点。学校不断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加强作业指导,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根据高中生的实际,学校将始终坚持实施合理的作业模式,即留适时适量作业,留自主型作业,留分层型作业,留实践型作业;不留超时超量作业,不留机械重复作业,不留随意性作业,不留惩罚性作业。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定期查各学科作业布置情况、批改情况,确保作业质量和效果。
“双减”作为建设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重要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减负提质”这个备受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学校将会从统一思想、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课程设置、课堂管理、作业设计、家校合作等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落实“减负提质”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