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实验小学三年二班家长 郑影
一、“双减”文件的正式出台,给广大学生和家长带来福音
“双减”文件正式出台后,学校通过班会、通知、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孩子和家长了解“双减”政策的内容。“双减”政策中,如何“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海曙一所公办小学校长认为,可以从抓牢学生“身心学业”这个根本,多方携手、言传身教;抓牢师生“课堂效率”这个关键,精准定位,因材施教;抓牢学校“自主办学”这个牛鼻子,科学评价、形成机制等方面着手。
孩子们是“双减”政策最大的受益人。自从学校实行了“双减”政策,不仅保障了学生们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也保护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以往过量的作业和校外培训,侵占了学生们大量的课余时间。由于学生们的精力有限,在课间时间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就会影响校内学习,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双减”政策落地后,可以充分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在校内坚持做到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服务水平,不再让孩子们有写不完的作业。让孩子学好知识的同时,也拥有了愉快的童年。其次,让校外的培训机构无法超前培训,让家长们教育成本显著下降,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不再缺失。
二、家校联手,让“双减”工作落地生根
作为一名小学生家长,我认为“双减”政策很有积极意义,“落实‘双减’工作,就是为了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避免短视化、应试化的教育,将时间还给学生,鼓励兴趣和特长发挥,让孩子成为‘有趣’的人。”不过,家长和孩子拥有了更多教育自主权后,也是对家庭教育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大考验。为此我经常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师进行交流沟通,班主任老师会将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成长等情况及时的反映给我,并向我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引导我们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能够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使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双减”政策实施后,孩子放学后没有了作业的负担,业余时间我可以陪着孩子适当的看一些好的电视节目,阅读课外读物,来扩大她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对她的好奇事进行讲解,使学习成为一种“娱乐方式”。还有时间陪孩子和她的小伙伴们到公园打篮球、踢足球,看着孩子们在球场上自由的奔跑、嬉笑,我们家长非常的满足,这才是最适合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孩子平时还喜欢绘画,也喜欢围着我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来锻炼自理能力。劳逸结合对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使得学习的方式多样,不枯燥乏味,看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变化,做为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三、知行合一,让“双减”工作开花结果
“双减”政策实施后,我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来开展喜欢的兴趣活动,她能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校举办的学习雷锋绘画活动中获了校级三等奖;运动会上短跑比赛也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学校托管的书法兴趣小组中,字的书写有了明显的进步,老师反映上课时能积极发言,写作文立意新颖。作为家长我要感谢“双减”政策。
这次“双减”政策出台,我看到了国家立德树人、坚守教育本质的初心,看到了国家落实教育改革、保护教育生态的决心,看到了国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视,作为家长我非常支持。让孩子回归学校教育,把孩子交给老师,净化教育环境,让人放心,也得民心。无论在哪个行业都要做正直的人,提高学习能力,精神世界不空虚,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