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登录
  • 退出登录
  • 注册
  • 首页
  • 动态
    国家省级动态 各地各高校动态
  • 公开
    文件通知 公示公告 公开指南 公开目录 责任清单 权力清单 预决算信息 依申请公开 政策法规 政策解读
  • 政务服务
    网上办事 双公示
  • 互动
    厅局长信箱 意见征集
    您现在的位置:
     吉林省教育厅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经验交流  


    强部署重落实 推进“五项管理”深入开展
    2021-10-11 19:20:00               
    四平市教育局

      年初以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陆续下发关于作业、手机、睡眠、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文件,“五项管理”工作在我市得到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积极推进“五项管理”有效落实落地,坚持规范办学全面育人、减负提质科学育人,切实整顿违背教育教学规律乱象,按照“五到位”“一套实施办法”“若干措施”的机制,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保障“五项管理”工作常态长效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五项管理”安排部署到位
      市长胡斌、分管副市长王柏仲对中小学“五项管理”高度重视,在推进落实上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加强“五项管理”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作为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有力举措,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市教育局认真落实国家和省视频会议精神,起草工作推进方案、制定管理办法、研究有效措施。6月1日,市教育局组织召开全市中小学“五项管理”落实推进视频会,对“五项管理”工作进一步实施和督导检查提出明确要求。制定下发《四平市中小学“五项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四平市关于进一步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督导工作方案》《四平市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6月2日,市教育局调研员刘绍国组织相关科室负责人召开专题会和学习动员会,进一步安排部署。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全市160名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网络培训,保障“五项管理”工作常态长效开展。
      二、强化组织领导,“五项管理”责任夯实到位
      市教育局成立“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高位统筹和顶层设计。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五项管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重要事项亲自过问,重要问题亲自协调,重要环节亲自督办;设立“五项管理”工作办公室,全面摸底调研,分析研究存在难题,精心部署,责任到人,确保“五项管理”工作有力开展、高效推进。各县(市)区能够要把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责任、学校的主体责任、校长的直接责任。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学校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各职能处室、各年级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县一案”“一校一策”制定本校的具体工作方案和制度。
      三、加强政策学习,“五项管理”要求明确到位
      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本地中小学校长集体收看省中小学“五项管理”落实推进视频会议,相继召开“五项管理”部署会议。近期,各学校组织对国家和省、市“五项管理”相关文件进行专题学习,通过学习原文、专题辅导、集中讲解等多种方式,全面系统把握“五项管理”的内容及其内涵要义,全面掌握和领悟“五项管理”精神。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对照“五项管理”实施办法制定了本地(校)实施细则。同时,结合“五项管理”实施办法中提出的新要求、新提法、新内容,对学校关于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工作进行逐一清理,凡是与国家和省教育厅“五项管理”实施办法内容相冲突的,立即停止使用,凡是与“五项管理”实施办法精神不一致的,重新进行修改修订。自6月3日起,各学校作息时间、作业布置、手机管理、体育课和体活等,均按照上级要求执行。
      四、聚焦重点内容,“五项管理”落实到位
      在执行“五项管理”过程中,我们重点把握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确保在工作落实中系统考虑、统筹推进、综合施策,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落地有效。
      一是手机管理方面。各县(市)区、各学校通过制定学生手机入校园的管理制度、保管制度和致家长一封信等措施外,部分学校还通过设立学校公用电话、利用班主任手机与家长沟通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便捷的通信手段。
      二是睡眠管理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了学生睡眠监测制度,从校园睡眠管理延伸到家庭睡眠管理。学校能注重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睡眠情况,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睡眠动态。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10个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9个小时。小学生上午第一节上课时间不早于8:00,小学生每天不晚于21:20前睡觉。中学生第一节上课时间不早于7:30,初中生每天不晚于22:00前睡觉,校外培训机构结束时间不晚于8:30。
      三是读物管理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课外读物纳入学校意识形态范畴,落实一岗双责。2020年11月,全市中小学校(民办学校)对图书馆(室)课外读物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对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采取不同方式向学生家长进行公开,并制定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制度。
      四是作业管理方面。建立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业监测机制。学校由教务处(或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共同统筹协调各年级、各学科、各班级教师从教与学的角度科学设计作业内容、规范作业完成形式、合理作业批改评价,学校教务处(或教研组)负责审核把关作业内容、形式和总量。
      五是体质管理方面。为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我市每两年举办1届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各县每年举办1届体育艺术节活动。我市将体育考试成绩纳入中考总分,并将分值由最初的30分提高至50分。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各学校组建有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兴趣小组等,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严格落实大课间体育运动及每天锻炼1小时制度。积极推广中小学校选聘“健康副校长”机制。
      五、加强督导检查,“五项管理”指导到位
      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已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教育督导重点工作,纳入2021年对各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从5月底到年终,对全市中小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覆盖、经常性、立体督导。
      (一)全面覆盖。“五项管理”督导覆盖市直和各县(市)区所有小学、初中、高中和校外培训机构,特别是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同布置、同要求、同检查。
      (二)强化督导。整个督导工作从5月底开始到年底,采取经常性督导和集中督导方式进行,整个督导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实行“双线督导”。第一条线是督导线,从6月2日开始,学校责任督学、兼职督学、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分别对督学责任区、市直学校、全市中小学学校分类检查和指导;第二条线是高考期间,市教育局包考区的领导对包考县(市)区学校“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进行的督导。第二阶段实行“经常性督导”。从6月10日到年底,主要是督导部门和学校这条线开展督导工作,也是分责任督学、兼职督学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三个层次进行。责任督学、兼职督学开展经常性督导,责任督学要每半个月向当地督导室报告一次督导情况。在第二个阶段主要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
     

    分享到:
    X
    分享到 - 微信
  • 吉林省人民政府
  • 教育部
  • 网站地图
主办:吉林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金川街151号     电话:0431-89968387    邮编:130022
吉ICP备050016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22000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