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五年九班田幂家长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9月3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若干措施》。“双减”工作从顶层设计到终端落实,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推进体系。学校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课后托管机制,各位老师的工作强度,在班时间明显增加,社会培训机构相继转型或关停。“双减”政策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欢迎,也加剧了部分家长的焦虑情绪。做好“双减”工作需要家校社三方联动、同向而行、形成合力。作为家长应该做好以下三个角色。
一要转观念,做“双减”政策的捍卫者。“双减”政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还教育的本源,使学校成为育人的主阵地。学校有着代际相传的优良校风,有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师团队,班级的任课老师比我们更懂孩子,更加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优势专长、短板弱项,老师们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培养,不断修正孩子发展轨迹,补齐孩子成长短板。相较而言,在以逐利为目的培训机构中的所谓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方式千篇一律所辅导出的孩子只能重复机械式刷题,囫囵吞枣式的接受。我相信学校的育人能力,反对校外培训机构传销式的经营模式。所以至今,我的女儿没有参加任何一种形式的校外课业培训,我觉得校内老师精心备课,按纲施教,启发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所给予孩子的知识点已经足够了,课后也应该给孩子一个将知识点从理解掌握到熟练运用的过程,含在嘴里的还没下咽就马上转场到课后班接着装填,不利于孩子的消化吸收。我呼吁各位家长转变观念,做“双减”政策的坚定捍卫者。
二要促养成,做身心健康的塑造者。“双减”政策的另一重大意义在于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运用综合评价的办法,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灵。很多家长觉得辅导孩子作业压力山大,从而不情愿的将孩子送入辅导班,我觉得孩子的学习习惯,行为养成至关重要,他们需要的是成长的陪伴而不是全程的作业监督。伴读陪学的方式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应该有所改变,应该更多培养孩子自己审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习惯,家长不该做伴读书童和解答顾问。老师所提倡的试后卷面反思就是个很好的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和手段。此外,我们还很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现在孩子能够坚持每周至少五天跑步,单次时长27分钟,里程约4.5公里。健康的身心是孩子成长成才的根本保障,这远比卷面多出的一两分要重要的多,身心健康更加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我呼吁各位家长抛开成绩恐慌心理,促养成,做孩子身心健康的塑造者。
三要强联动,做家校共育的实践者。“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为有着教育指挥棒效应的“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也已经出台了,其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提出了社会实践课要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两项政策的实施都对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觉得应该根据孩子特点并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科学制定孩子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不要过多的透支孩子的承受力,也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社会大课堂的突出作用也很明显。孩子间知识水平相差不多,见识程度千差万别,见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识。我们应该加强与学校的联动,将校内社团活动和校外实践课活动作为孩子课业学习的有益补充,多请老师参与指导,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呼吁大家加强家校联动、家家联动,做家校共育的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