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登录
  • 退出登录
  • 注册
  • 首页
  • 动态
    国家省级动态 各地各高校动态
  • 公开
    文件通知 公示公告 公开指南 公开目录 责任清单 权力清单 预决算信息 依申请公开 政策法规 政策解读
  • 政务服务
    网上办事 双公示
  • 互动
    厅局长信箱 意见征集
    您现在的位置:
     吉林省教育厅 教育动态 国家省级动态  


    生日快乐!今天,祝福103岁的你!
    2024-07-01 09:32:00        中国教育报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103周年诞辰,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918.5万名,比2022年底净增114.4万名,增幅为1.2%。
      1921年夏天,中国共产党从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起航,从四渡赤水到饮马长江、从引领改革潮到领航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一个民族的走向和亿万人的命运,唯一不变的依旧是爱国、为民的初心。
     
      “七一”建党节的由来

      第一次在7月1日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据《周恩来年谱》记载,1937年7月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党的活动分子大会,周恩来作了题为《十六周年的中国共产党》的报告。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在7月1日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党的成立纪念日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论持久战》的讲演。他在讲演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为了使每个共产党员在抗日战争中能够尽其更好和更大的努力,也有着重地研究持久战的必要。”这是我党领导人第一次提出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
      《解放日报》首次出版建党纪念特辑
      “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1941年6月。
      当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的指示》,明确提出:“ 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指示的方式明确规定7月1日为庆祝建党的日子。
      1941年7月1日,延安各机关、学校、部队、团体放假一天,召开纪念会、报告会,热烈庆祝建党20周年。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编辑出版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纪念特辑”。
     
      百年大党 初心不变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7岁成孤儿,在乡亲的拉扯下长大,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
    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他扶老携幼,
    做好事从不留名;
    他参加上寺水库抢险救灾,
    带病连续奋战7天7夜;
    他干一行爱一行,
    甘做“螺丝钉子”。
     
     
    他是无私的火烛,一生奉献给人民,
    在短暂的人生里,
    他让“雷锋”成为一种精神和荣光。
     
     
    1990年,
    26岁的钟扬在入党志愿书中郑重写道:
    “我是一个在红旗下长大,
    受党的教育培养多年的青年科技人员。
    愿为党工作,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
     
     
    他连续援藏16年,
    在野外收集上千种植物4000多万颗种子,
    用心培育大批优秀学子……
    在53岁的人生旅程中,
    留下太多不平凡的足迹。
     
     
    他始终坚信: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
    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他的追求里有无数的别人,
    唯独没有自己。
     
     
    心系患者,
    儿科医生贾立群许下承诺
    “24小时服务、随叫随到。”
     
     
    从医40年,
    他挽救2000多名危重患儿的生命。
    为挤出时间多给患者做检查,
    他与家人挤在医院附近的职工宿舍。
    为了避免患者塞红包,
    他把白大褂上的口袋缝死……
     
     
    在同行和患者眼中,
    他已经有响当当的“品牌”,
    但在他心中,
    “共产党员才是真正的金字招牌”。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935年,
    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
    如此畅想未来:
    “我们相信,
    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
    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在革命的道路上,
    面对严刑,他正义凛然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36岁,他英勇就义,
    留下了激励后人的铮铮誓言
    也留下了复兴中华民族的理想种子。
     
    1955年,
    在美国被软禁的钱学森,
    在临回国前对报界发表讲话说:
    “我打算竭尽努力,
    去帮助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
    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
     
     
    1960年,在他的具体领导下,
    我国研制成功第一枚导弹。
    他还主持我国
    “两弹结合”的相关试验工作,
    1966年我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仅仅十多年时间,
    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在他心里,
    国为重,家为轻,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助力中国航天,
    更以共产党员的忠诚奉献祖国。
     
     
    1960年,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王进喜和队友们写下如此豪迈诗句:
    “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
    天南海北来会战,
    誓夺头号大油田!”
     
     
    在苦难中成长,
    王进喜以朴素的报恩思想
    和极大的劳动热情,
    投身于祖国的石油事业。
    危急时刻,
    他跳进泥浆池,用身体制止井喷。
    “宁肯少活二十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这位铁人,
    最终用短暂的生命践行了铿锵誓言。
     
     
    1988年,
    黄大年在入党志愿书中如此写道: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
    呼啸着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
    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的毕业留言册
     
    他胸中亮着一盏“报国”的灯,
    放弃海外优越的条件回国,
    率先垂范,为祖国奉献赤胆忠心。
    他用生命去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回国七年,
    就像一枚超速运动的转子,
    将一个个高端科技项目推向最前沿。
    58岁,他的生命戛然而止,
    但他这份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
    仍激励我们“只争朝夕”。
     
    △黄大年与万米钻机模型
     
    从1921年到2024年,
    从58名党员发展到9918.5万名党员,
    中国共产党一路乘风破浪,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未改。
     

    分享到:
    X
    分享到 - 微信
  • 吉林省人民政府
  • 教育部
  • 网站地图
主办:吉林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金川街151号     电话:0431-89968387    邮编:130022
吉ICP备050016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22000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