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普通高校党委:
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
中共吉林省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
2017年5月11日
附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全省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
新闻宣传工作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事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事关顺利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事关维护教育和谐稳定,切实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顺应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的变化趋势,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深入实施高教强省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主要任务
1.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全省高校要始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准确掌握宣传重点,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宣传成效。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报道,重点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深化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宣传,引导高校师生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报道,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做好高校改革攻坚的宣传报道,做到思想开路、舆论先行,重点加强"双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宣传,努力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思想舆论保障。做好典型经验的宣传报道,注重挖掘高校改革发展中的先进典型,加大对优秀实践成果、改革创新经验、师生先进典型的宣传,充分展示我省高校改革发展成就。
2.强化网络新闻宣传。要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互联网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创新高校媒体传播方式,进一步加强高校主题网站、"两微一端"建设,全面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创建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网上论坛等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发挥网络互动优势,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积极改进网络宣传方法,制作传播贴近大学生特点的、接地气有温度的新媒体内容产品,善用文字、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吉林故事、吉林高校故事,着力打造全省高校网络文化传播品牌。
3.切实加强社会宣传。要把新闻媒体作为联系高校师生的桥梁纽带,高度重视与国家级和省级新闻媒体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校园媒体与社会媒体的联动宣传机制,努力扩大新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以典型宣传和经验报道为重点,大力宣传展示高校改革发展新成就、新经验和新亮点,促进高校之间相互交流借鉴,提升我省高校的社会影响力。要定期邀请国家级和省级媒体记者到高校考察、调研、采访,努力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以及《吉林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出吉林高校声音,积极抢占新闻宣传和信息传播制高点。
4.做好舆情分析应对。要建立完善舆情采集、研判预测和回应机制,提高舆情应对能力,牢牢掌握舆论导向主动权。切实做好日常舆情监测,全面及时采集与本校相关的舆情信息,重大舆情要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定期梳理热点敏感问题等舆情信息,针对热点问题和重要舆情,及时组织力量研究制订应对方案。根据舆情内容和传播特征,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提供新闻通稿、接受媒体采访、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发布等方式,第一时间发布正面、准确信息,及时妥善回应公众关切,切实做好后续进展和调查处理情况的发布工作。
5.健全新闻宣传制度。建立完善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强化正面宣传和主流舆论引导。落实高校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针对高校改革发展重大部署和社会关切的热点敏感问题,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建立重要新闻线索校内报送和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制度,完善新闻线索快速反应机制,增强新闻宣传的时效性。建立重大选题策划制度,定期召开重大选题策划会,研讨部署重点宣传报道任务,努力提升新闻宣传效果。
6.加强宣传阵地建设。要切实加大校园媒体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更新设施设备,保障新闻宣传经费,进一步加强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站和电视台、官方微博微信等校园媒体建设。加大校园媒体整合力度,大力推进高校新闻中心建设,形成以新闻中心为统领,全校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校园媒体多方联动的全媒体宣传平台。积极参加"易班"等新应用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加强与主流网站、互联网应用平台的合作,加大新闻推送力度,增强高校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和实效性。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全省高校党委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肩负起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政治责任,把新闻宣传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与党建及其他各项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确保全省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党委宣传部门要认真履行对校园媒体、高校出版社等的具体管理监督责任,切实加强对师生自媒体的规范管理。高校各直属机构和各院(系)党组织要强化新闻宣传意识,主动研究宣传计划,积极参与宣传活动,及时提供宣传素材,支持配合新闻媒体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2.加强队伍建设。要切实加强专兼职新闻宣传队伍建设,重点做好校园媒体专职队伍、通讯员队伍特别是大学生记者团、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切实壮大新闻宣传工作力量。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不断提高政策把握能力、舆情研判能力、解疑释惑能力和回应引导能力。充分发挥省高校新闻工作者协会作用,建立新闻宣传队伍常态培训机制,定期组织编辑、记者举办论坛研讨,交流新闻宣传工作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加强高校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高校党委要落实新闻发言人列席重要会议、阅读重要文件、参与重大事件处置等要求,为新闻发言人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对在国家级媒体发表宣传本校好经验好做法稿件的通讯员,鼓励比照教学成果、科研成果予以相应奖励。
3.加强督导考核。健全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把新闻宣传工作纳入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定期开展全省高校优秀网站、优秀官方微博微信以及辅导员优秀微信平台、优秀网络文章评选,以省高校新闻工作者协会为依托开展高校优秀校报及好新闻作品评选,发挥评先选优的导向作用。建立高校新闻宣传问责机制,对校园媒体出现责任事故、对重要舆情应对处置不力造成重大影响的,追究高校相关领导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