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公布了《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吉教办【2018】16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以下简称中考),是衔接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重要枢纽。中考改革的取向,直接影响初中教育教学改革,直接影响每个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发展。
1.全省对中考改革十分关注,这次中考改革目的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明确了中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中考改革的目的是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精神,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公平科学、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唯分数论"的不良倾向和负面影响,解决人才选拔单纯考量文化成绩的问题,解决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负担过重的问题,解决入学机会存在差距及违规招生、加分造假时有发生等问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高中阶段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2.中考改革涉及诸多方面,需要进行系统设计,这次中考改革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答:这次中考改革立足基本国情、省情,着眼长远发展,着力把握以下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人才培养与选拔规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二是坚持统筹协调,普职并重。统筹规划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按照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样的选择机会,让学生选择适合的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普职协调发展。三是坚持公平公正,强化监督。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完善政府监管体制,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强化监督问责,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机会。四是坚持科学规范,遵循规律。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规范教育考试次数,降低考试压力,促进学、考、招有机衔接和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五是坚持因地制宜,深入探索。根据国家和我省总体要求,坚持"省级统筹管理、市(州)组织实施",注重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完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3.这次中考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新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加快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这次改革主要有五大任务:包括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和加强考试招生管理。
4.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与传统意义上的中考是什么关系?
答:《实施意见》提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既是学生初中毕业又是升学的基本依据,明确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多重功能。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
5.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开考哪些科目?
答:将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科目全部列入考试科目,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国家规定的每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引导学生打好共同基础,全面发展,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同时也为高中阶段学校和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6.这次改革如何处理好"全科开考"和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关系?
答:为防止不适当的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这次改革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了综合设计,希望通过考试科目和内容的调整、考试难度的控制及考试组织方式的改变,引导学校课程安排与教学实施的相应改革,从源头上减轻学生的备考任务,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压力。一是在考试内容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强调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的水平性考试,考的是初中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减少了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试题试卷的整体难度适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注重对能力的考查,杜绝偏题、怪题。二是改革考试方法。以笔试为主,探索面试、口试、实践考察、实验操作和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三是在成绩呈现方式上,采取等级呈现,共分A、B、C、D、E五个等级,适度减轻学生考试压力,避免学生分分计较、过度竞争。四是在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和数量上,探索实行两种计分模式,一种是"4(语数外体)+4(理化史政)+1(地生选择一科)",另一种是"4(语数外体)+4(理化史政)+2(地生)",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试点地区的实验结果,最终确定我省采取的录取计分模式,以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加重学生负担。
7.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如何安排?学生如何报考?
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般安排在学年末进行。在初中相关科目教学计划完成后,按照"学完即考"原则,及时安排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避免在毕业时集中安排。原则上,生物、地理学科的考试在初二年级下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学科的考试在初三年级下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体育与健康学科在初三年级下学期5月底前完成。其他科目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初中学校要根据课程教学要求,统筹均衡安排每学年的授课科目,合理指导学生选择参加考试科目及数量。
8.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组合方式、考试方式是什么?由哪些部门组织实施?
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组合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独成卷,如语文、数学、外语、地理、生物;另一种是合卷,如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物理、化学合卷。
考试方式分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九个科目实行纸笔考试。其中,外语科目加试听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加试外语口语;物理、化学、生物考查实验操作;道德与法治、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少数民族学校的考生仍考两种语文,朝鲜族中学的考生考朝鲜语文和汉语文,蒙古族中学的考生考汉语文和蒙古语文(蒙授、加授)。
就考试的实施部门来说,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9门科目纸笔考试,除长春市以外其他地区由各地委托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各地组织实施。外语听力和口语、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科目考试(查)由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和梅河口市、公主岭市自行命题并组织实施。
9.我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人员是怎么组成的?命题方式有没有改变?
答:为进一步提高我省中考的命题能力和考试评价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切实发挥考试的正面导向作用,《实施意见》明确:建立吉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专家人才库,对"入库"人员实行动态管理,统筹研究和推进命题改革,提高命题质量。
为了稳妥推进中考改革,《实施意见》明确我省中考命题方式仍采取长春市单独组织命题、其他地区委托省里命题的方式。同时也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向省教育厅申请自主命题。
10.为什么要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答: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举措。综合素质评价从多维度的视角对学生的成长进行记载与体现,强调对每个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的写实记录。此次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将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起,成为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一是可以促进初中学校落实立德树人,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朝着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方向发展。二是可以促进高中学校扭转以考试成绩和分数单一评价学生的状况,克服仅仅用终结性的中考成绩来选拔学生的弊端,促进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三是可以引导教师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同时也能促进教师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发展素质教育。四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自我管理、规划人生、激发潜能,更加注重创新素养培育、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五是各级教育部门可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了解本地学生各方面素养的整体情况、学校素质教育特点和社会实践情况等,从而对学校办学进行宏观指导和监督。
11.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评什么?
答:《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和学校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努力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评价重点上,强调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学生全面发展情况、个性特长和突出表现,特别是体现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些具体活动和相关的事实。要求不仅要记录参加活动的具体内容,还要记录参与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及其成果,使评价内容具体、可考察、可比较、可分析、可操作。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从原来单一的成绩考查转向丰富的能力考查,由原来的终结性评价变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使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从一元走向多元,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12.综合素质评价采取什么样的程序和办法?
答: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贯穿初中3年,由5个操作环节组成: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学校和教师撰写评语、公示审核确认、形成档案材料。要求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强化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及时做好写实记录、遴选典型事实材料。要求学校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同时要求将有关材料在公示审核确认后导入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全过程立体呈现学生综合发展状况。5个程序前后连贯,环节清晰,具有规范、严谨、递进的特点,操作性强。
13.如何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权威真实、可信可用?
答: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主要是由初中学校组织实施。建立真实、可信、可用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需要初中学校、学生、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是如实记录。强调通过参与相关活动情况及其成果来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状况,全面、充分、如实记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活动和表现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做到有据可查,确保全面真实。二是严格记录和评价程序。要求初中学校要经过学生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为每位学生建立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并导入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提供给高中学校招生使用。三是提倡评用分开。可以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等。四是强化监督。建立监督管理和诚信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14.高中招生录取办法是如何改革的?
答:这次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重在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克服唯分数论。
一是改革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语文、数学、外语为基础学科,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统一作为录取计分科目。此外,为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要求将体育与健康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同时,根据夯实基础、文理兼顾、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平衡、负担适度、稳妥推进的原则,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4门科目外,将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地理和生物也作为普通高中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与以往相比就是把地理和生物也作为了计分科目。同时,还要求报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学生,其未计入录取计分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需达到B等或B等以上。
二是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明确要求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或参考。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和梅河口市、公主岭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的基本要求,制订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综合素质评价将在高中自主招生和指标生(推荐生)招生中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这样做,有利于打破以考试成绩单一评价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单纯终结式评价模式,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是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工作。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积极创造条件,使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
四是继续实施指标生(推荐生)政策。继续实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指标生(推荐生)政策,指标生(推荐生)比例不低于招生计划的75%。指标生(推荐生)的招生政策适当向农村初中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五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和措施。
15.这次改革对考试招生加分是如何规范和完善的?取消有关加分项目后,如何继续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特长?
答:中考改革关系广大中小学生切身利益。为更好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国务院和我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从2018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及分值。一是除国家规定加分项目外,其他地方性加分项目一律取消。为了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特长,这次改革在提出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的同时,要求将体育、艺术和科技类等相关特长和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招生录取时作为参考。二是规范执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群体等加分政策,严格限定加分范围,严格控制加分分值,规范资格审核程序,实行加分项目、分值、资格和名单公示制度。三是进一步完善高中自主招生政策,给予有条件的高中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这也是为鼓励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16.怎样继续实施指标生(推荐生)政策?
答: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的政策文件的要求,《实施意见》要求"继续实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指标生(推荐生)政策,指标生(推荐生)比例不低于招生计划的75%",指标生(推荐生)的招生政策适当向农村初中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指标生(推荐生)政策,有利于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变单纯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缓解择校热,促进社会公平。
17.我省高中的自主招生是怎样规定的?如何规范?
答: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实施意见》提出可给予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其中公办高中自主招生比例应控制在本校年度招生计划的5%以内。《实施意见》还严格规定,拟开展自主招生的普通高中,需向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自主招生申请,经批复同意后由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向省教育厅报备审批,通过后方能进行自主招生,并由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实行为期三年的动态管理。
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实施意见》要求各地要加强对学校自主招生各环节的监管,各高中要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将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自主招生的公信力,维护良好的招生秩序和环境。
18.我省中考改革的时间和进度是怎么安排的?
答:为使中考改革积极稳步推进,按教育部的时间进度安排,结合我省实际,《实施意见》要求从2018年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省统一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除计分科目改革外)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规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行为。长春、延边、吉林、白城试点地区从2018年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改革中考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公平科学、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
19.初中如何进行课程和教学管理改革以适应中考改革制度的变化?
答:新的中考制度,对初中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中考带来的变化,各地要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一是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特别要开齐开足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等课程,严格落实加试英语听力和口语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操作要求。二是加强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学会选择,规划人生。三是要深化课程改革,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让每个孩子不掉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确保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四是加强教学条件保障。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在设施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新的教学需要。